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家蚕抗病毒新分子-5-Pyridoxolactone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19日 09:21   作者:化晓婷   审核人:夏庆友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一种对蚕业生产危害严重的病原。尽管已有研究报道了多个基因在家蚕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代谢小分子的变化尚不清楚。通过对感染病毒3、6、12、24、48、72 h与0 h的家蚕细胞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鉴定到36、76、138、101、189和166种差异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嘌呤代谢、氨酰-tRNA合成和ABC转运体途径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被持续显著富集。对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Glycerophosphocholine (GPC)、2-hydroxyadenine (2-OH-Ade)、gamma-glutamylcysteine (γ-Glu-Cys)、hydroxytolbutamide 和5-pyridoxolactone在感染后的多个时间点持续上调。将GPC、2-OH-Ade、γ-Glu-Cys、hydroxytolbutamide或5-pyridoxolactone混合BmNPV共同处理细胞发现,5-pyridoxolactone可以强烈抑制BmNPV在细胞中的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梯度依赖作用。进一步对病毒感染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病毒极早期基因ie1、 晚早期基因helicase、晚期基因GP64和VP39的表达均显著被抑制,暗示5-pyridoxolactone可能通过抑制病毒对细胞的入侵而发挥作用。该研究首次鉴定了5-pyridoxolactone具有强烈的抗病毒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研发和抗病毒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靶标和方向。

      化晓婷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夏庆友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西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 (No. 32030103, No 31900364), 重庆市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9jcyj-bshX0111, cstc2020jcyj-bshX0092)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mdpi.com/1422-0067/22/14/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