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含弘青年论坛】第六届生物学研究中心分论坛之二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01日 09:19   作者:本站编辑   审核人:夏庆友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西南大学第六届含弘青年学者论坛

生物学研究中心分论坛 之 二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9:00-12:00;15:00-18:00

报告地点:西南大学(南区)蚕学宫报告厅

承办单位: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

 

报告1:多响应性金属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报告嘉宾:韩斐 博士,福州大学博士后

报告摘要:

多响应性金属纳米颗粒材料在纳米光学,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具有温度响应性的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纳米颗粒相结合,制备出具有温度响应性的等离子体纳米凝胶或纳米核-卫星结构,研究其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可逆光学性质,并利用‘光镊’研究其单个核-卫星结构的光学性质。除此之外,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引起的局域电磁场增强效益在纳米光电学和单分子光电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报告中还对量子点和配位聚合物在防伪领域和光电探测领域的应用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动态信息存储的不可复制的防伪标签。

嘉宾简介:

韩斐,男,2010年6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2013年6月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同年10月国家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博士,师从Justin Gooding教授;2017年7月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回国跟随福州大学青年千人郑远辉教授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至今。


报告2:共生菌群调节树突细胞视黄酸信号参与免疫反应

报告嘉宾:张宗德 博士,南京大学副研究员

报告摘要:

动物出生后免疫系统功能性成熟依赖于共生菌群。我们研究发现肠道特定真菌定殖刺激RALDH+CD103+CD11b+亚群树突状细胞从肠道黏膜固有层向淋巴结迁移,诱导CD4+T细胞分化,产生肠道黏膜固有层趋向性CD4+T细胞,同时诱导淋巴结高内皮静脉结构变化。淋巴结高内皮静脉表达多种粘附分子,地址素分子及趋化因子CCL21,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结的必经通道,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菌群失衡损害免疫平衡构成多种疾病的基础。“卫生假说”被用来解释日益升高的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哮喘等)。其核心理论为:伴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转变导致共生菌群变动引起免疫失衡。我们发现长期摄入抗生素诱导小鼠菌群失衡,导致分泌视黄酸RALDH+CD103+CD11b+亚群树突状细胞在淋巴结比率升高,产生食物抗原特异性IgE和IgG,出现食物过敏反应。

嘉宾简介:

张宗德,男,201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得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至2016年在芝加哥大学病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南京大学模式动物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共生菌群与免疫系统发育。

 

报告3:Development of High 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System for Leukemi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n Precision Medicine

报告嘉宾:张贝贝 博士,挪威奥斯陆大学博士后

报告摘要:

白血病是一种由造血干/祖细胞病变导致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其异质性强、患者生存率低且易产生耐药性等原因,临床上急需开展新的治疗策略并相应开发新的治疗药物。高通量筛选是新药研发及癌症精准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前期基于各类细胞培养模型及斑马鱼等小动物建立起多种抗白血病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并筛选获得若干新型抗白血病抑制剂。同时,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深入探究了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药物后期的临床应用及白血病患者的精准医疗奠定了初步基础。

嘉宾简介:

张贝贝,男,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博士,挪威奥斯陆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合作导师,欧洲癌症研究协会青年研究员,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药物高通量筛选、癌症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首次构建了人源癌症干细胞特异性药物高通量活体筛选模型,获授权日本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目前已在《Biomaterial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7篇, H指数13,他引次数 > 400,取得一系列具有一定国际前沿创新特色的研究成果。

 

报告4: Medicial techonogies in clinical science and translational study on cardiovascular device

报告嘉宾:吕盛杰 博士,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究员

报告摘要:

在急性心梗中,经皮冠脉介入疗法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中,植入血管支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进一步降低失败事件,支架技术以及植入技术依然是心血管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报告将简单介绍几种医学实验技术在体外评估支架系统及其临床问题中的应用, 进而探讨如何促进临床转化的研究。

嘉宾简介:

吕盛杰,男,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目前,作为research fellow, 在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究所(NHRIS/NHCS)工作, 同时被聘为Duke-NUS医学院联合讲师,研究兴趣包括新型可降解心血管支架、药物球囊的评估与临床应用,以及纳米药物在急性心梗中的基础研究。 作为PI,正在主持3个国家、区域级基金项目(约60万新币),另外参与了其他3个国家级基金项目。

 

报告5: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报告嘉宾:马晨 博士,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报告摘要:

微生态对于宿主营养、免疫及疾病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对于人体来说,主要的微生态集中在皮肤菌群、口腔菌群、生殖道菌群、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则起到关键的中枢作用,影响着其他部位菌群的结构与活力。肠道菌群是人体消化道内复杂菌群的统称,如何将复杂的菌群与宿主的营养免疫以及疾病发生进行关联性研究,是建立在传统的微生物学、医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集合的基础之上。以无菌动物为模型,结合临床样本的收集与分析,在复杂微生物群落的动态结构、菌群代谢调控等方面与宿主免疫系统持续互作,为解析菌群与疾病发生的关联乃至开发新型的微生态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证明与解决方案。

嘉宾简介:

马晨,女,2016年博士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以及益生菌在菌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围绕生物信息学,无菌动物免疫与菌群干预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毕业后至今在益生菌研发企业研发中心进行益生菌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在《Microbiome》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报告6:二萜合成酶功能基因挖掘及生化功能研究

报告嘉宾:贾美荣 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

报告摘要:

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种类最繁多的一类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报告人主要研究二萜合成途径相关酶,通过基因组比对,转录组分析,生物功能鉴定等发现了新的二萜合成功能酶,并运用现代化的“合成生物学”策略,在微生物等异源系统内实现了萜类等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报告人通过在大肠杆菌内异源共表达不同的二类酶和底物广泛识别的一类酶,首次实现了二萜化合物组合生物化学合成并成功发现了四十余个新骨架的二萜化合物。报告人通过引入定点突变改变一类酶的催化功能,首次实现了一类酶产物的立体构型翻转,并科学阐述了酶催化改变的分子机制。

嘉宾简介:

贾美荣,女,山东大学2005届药学院本科生,2009年推免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研究。2012年至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 攻读生物化学全奖博士,主要研究二萜一类合成酶的催化功能机制和应用。2016年博士毕业后,在同一实验室继续博士后研究两年,目前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继续博士后的研究,主要学习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的基因挖掘和生化研究。目前总计发表论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累计影响因子96。

 

报告7:肿瘤微环境响应性探针用于蛋白酶成像的与药物机理的研究

报告嘉宾:穆婧 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

报告摘要:

    荧光成像因其高灵敏度、毒性低等独特的优势已经广泛用来实现蛋白质可视化、活体定位以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能够实时监测蛋白水解活性和功能,特别是在病理状态的新型高灵敏型探针的设计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本人及其课题组人员合作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简单、灵敏及信号放大等方面的优势,设计了一系列新型探针,实现细胞特定部位或亚细胞器上的furin蛋白酶活性的实时成像。另一方面,将分子探针和纳米材料结合,建立基于白蛋白纳米颗粒上负载的抗癌药物的药物机理研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荧光成像及药物疗效的实时评估。

嘉宾简介:

穆婧,女, 2012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博士导师为邢本刚教授。现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际知名分子影像学和纳米医学专家、Theranostics 杂志(IF =8.063)创刊主编陈小元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领域为分子探针设计、纳米材料在影像学、生物医学的应用等。2014年至今在Chem. Soc. Rev.,Coord. 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Bioconjugate Chem.等国际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9 余篇,发表英文专著《Biocatalysis and Nanotechnology》第 13 章节,成功申请国际专利一项。

 

报告8:Cell contraction induces long-ranged stress stiffening in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三维细胞牵拉力的测量及启示

报告嘉宾:韩玉龙 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报告摘要:

细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组织中,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细胞外基质是具有高度非线性弹性响应的生物聚合物三维网络。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这种非线性特性来测量细胞在三维系统中牵拉力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我们证明了细胞的收缩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在胶原蛋白、纤维蛋白和基质胶的三维网络中产生长程的的刚度梯度。

嘉宾简介:

韩玉龙,男,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微环境工程。随后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的力学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hysics、PNA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引用800余次(google scholar)。曾在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和 Journal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 杂志担任助理编辑。

 

报告9: The discovery of W, 5' dAdo radical, and CH3 radical in Radical SAM enzymes (自由基SAM蛋白酶W,5’-脱氧腺苷自由基氧化剂,甲基自由基的研究发现)

报告嘉宾:杨浩 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

报告摘要:

SAM 自由基蛋白酶包括PFL-AE和HydG催化着与生命健康密切联系的化学反应。我们用速冻的方法捕捉到在该酶促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机金属中间体W。SAM 自由基蛋白酶通过W来释放5’-脱氧腺苷自由基氧化剂进行氢原子提取反应。我们发现光可以诱导电子从SAM蛋白酶的【4Fe-4S】中心转移到SAM, 引发S-C键断裂。PFL-AE的光催化诱导S-C(5’-脱氧腺苷)键断裂,让我们在低温条件下捕捉到5’-脱氧腺苷自由基,并对它的结构做了首次解析。而对HydG的光催化反应,让我们首次在低温条件下捕捉到存在于蛋白环境中的甲基自由基。

嘉宾简介:

杨浩,男,2010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2015年获得美国迈阿密大学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西北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靶点金属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SAM自由电子基蛋白酶的催化机理及其在碳-碳键交叉耦合反应的应用,固氮酶仿生催化剂,以及非典型性H2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光催化反应在清洁能源的应用。研究领域为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无机生化等基础与前沿的交叉学科。在包括J. Am. Chem. Soc., Inorg. Chem., Biochemistry 等期刊发表论文14篇,总引用近200次。具体研究包括:医学金属蛋白酶NDM-1和MMPs催化机制的研究、结构解析以及药物研发; SAM 自由基蛋白酶催化机理及应用。

 

报告10: Improve Women's and Children's Cardiometabolic Health through the Lens of Developmental Origins

报告嘉宾:朱晔一 博士,美国Kaiser Permanente科研所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助理教授

报告摘要:

Dr. Zhu的科研核心在于研究代谢类疾病的生命早期起源:1)研究孕期糖尿病及其发展为产后二型糖尿病的机理 (Zhu et al. Diabetes 2016, AJCN 2018, Front Endocrinol 2018, Obesity 2019, PLoS Medicine 2019; Diabetes Care 2019);2)研究孕期不良暴露物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起因及生命周期中健康的影响(Zhu et al. AJCN 2016, AJCN 2017, IJE 2017, IJE 2019)。目前,通过美国NIDDK的科研资金资助,Dr. Zhu通过使用代谢组学、流行病学及生物信息学的交叉结合,进一步拓展第二板块核心内容,以指导基于疾病或药物治疗的概率来进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另外,基于特殊、多样、深度的电子医疗数据,Dr. Zhu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来预测孕期糖尿病人中最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嘉宾简介:

朱晔一,女,现任美国最大的综合性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科研所的研究科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Adjunct助理教授。于2015、2016年连续两次获得NIH Fellows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奖项。曾任美国流行病学会青年学者主席,美国营养学会Publications Management Committee,现任BMC Pediatrics and BMC Pregnancy & Childbirth Associate Editor。主要科研方向集中在疾病胎源说,及疾病分险预估的模型建立及干预的研究,并致力于基于千万级医疗大数据进行精准医疗的研究。具有大型出生及人群队列的丰富科研经历,现于NIH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 Health Outcomes (ECHO)项目,进行全美范围的出生队列的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应用;并于由美国11家综合性医疗集团联合成立的PORTAL network(涉及1100余万病人)参与糖尿病与肥胖的研究。目前已发表50余篇SCI论文及著作,以一作、通讯作者发表于Diabetes Care, PLoS 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Diabetes, and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等。